强基计划

强基计划主要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

考生参加统一高考和高校考核后,高校根据考生高考成绩、高校综合考核结果及综合素质评价情况等按比例合成考生综合成绩(其中高考成绩所占比例不得低于85%),按考生综合成绩由高到低进行录取。

2025年强基计划报考流程
4月中下旬
各校强基简章
发布、报名
6月
考生参加
统一高考
6月25日前
各省(区、市)
提供高考成绩
6月26日前
高校确定参加
考核的考生名单
7月4日前
高校组织考核
7月5日前
高校折算综合成绩
择优录取
强基计划攻略
强基计划院校
2025年强基计划试点高校名单及招生信息(根据教育部备案结果,简章陆续更新中......)
高校名称 招生简章 报名时间 招生专业 确认校考时间 入围比例 考核时间及形式
兰州大学 查看 4月18日至5月10日 4月18日至5月10日 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生物科学、化学、草业科学(草类植物生物育种)、生态学、历史学、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方向) 初试确认6月10日16:00前
复试确认,届时公布
第一类考生:1比6 初试:笔试,6月16日前
复试:面试和体育测试,6月22日前
清华大学 查看 4月23日-5月10日
(破格资格申请4月23日-5月6日)
招生专业分为基础理科学术类专业、基础理科工程衔接类专业和基础文科类专业。
基础理科学术类专业包括: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信息与计算科学
基础理科工程衔接类专业包括:数理基础科学、化学生物学、理论与应用力学
基础文科类专业包括:中国语言文学类(古文字学方向)、历史学类、哲学类
1比6 6月28日-7月3日:基础能力测试、面试、体育测试
北京大学 查看 4月23日-5月10日
(破格资格申请4月23日-5月6日)
Ⅰ组:数学类、物理学类、化学类、力学类、生物科学类、历史学类、考古学、哲学类、中国语言文学类(古文字学方向)
Ⅱ组:历史学类、考古学、哲学类、中国语言文学类(古文字学方向)
医学组:基础医学(八年制)
1比6 6月28日至7月4日:学科基础素质考核、面试和体育测试
中国人民大学 查看 即日起至5月10日
(第二类考生即日起至5月8日,登录报名平台上传竞赛成绩证明)
专业A组:数据计算及应用
专业B组: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方向)、历史学类、哲学
1:4 初试:笔试,6月13日左右
复试:面试和体育测试,6月21日左右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查看 4月21日至5月9日 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应用物理学、化学、工程力学、测控技术与仪器、航空航天类 1:5(根据初试成绩划定合格线,确定初试通过名单) 初试形式为笔试:6月12日左右
复试形式为面试和体育测试:6月20日左右
北京理工大学 查看 4月18日至5月10日 数学与应用数学、应用物理学、化学、工程力学、智能无人系统技术、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6月12日至6月20日 第一类考生:1比4 7月4日前:综合素质面试和体育测试
中央民族大学 查看 4月22日-5月8日 历史学、哲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方向) 6月10-20日 1比6 7月3日前:笔试、面试和体育测试
中国农业大学 查看 4月20日至5月10日 生物科学、生物育种科学 6月10日至20日 第一类考生:1比4(数学成绩达到145分,按1比6破格入围) 7月1日至2日校考:笔试、面试和体育测试
南京大学 查看 第一类考生:4月23日起至5月10日
第二类考生:4月23日起至5月7日
理科类: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
文科类: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历史学、哲学
6月10日22:00前 第一类考生:1比3 6月15日左右:初试
6月17日左右:复试包含面试和体育测试
东南大学 查看 4月21日至5月10日 哲学、数学类、物理学类、化学 6月1日-6月5日12:00前 第一类考生:1比4 初试:6月15日左右
复试:6月20日左右,体育测试和综合面试
复旦大学 查看 A类考生:4月21日至5月10日
B类考生:4月21日至5月6日
中国语言文学类(古文字学)、历史学、哲学类、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物理学类、化学类、生物科学类、基础医学 A类考生:1比3 6月15日前:初试
6月22日前:复试根据报考专业设置笔试、面试、体育测试
同济大学 查看 第一类考生:4月22日至5月10日
第二类考生:4月22日至5月8日
专业组1:数学与应用数学、应用物理学、工程力学、海洋科学与技术
专业组2:应用化学、生物技术
第一类考生:1比4 6月13日:初试
6月21日:复试(含面试和体育测试)
上海交通大学 查看 第一类考生:即日起至5月10日24时前
第二类考生:即日起至5月7日24时前
Ⅰ组: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生物医学工程
Ⅱ组:工程力学、船舶与海洋工程
Ⅲ组:化学、生物科学、生物医学科学
1比4 笔试:高考后一周内
综合面试和体育测试:高考成绩公布前
华东师范大学 查看 4月18日至5月7日12时 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生物科学、哲学、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 6月10日至6月20日 1:4 7月2日至7月3日:笔试、面试及体育测试
浙江大学 查看 4月22日至5月10日24:00
(第二类考生:4月22日至5月7日24:00)
Ⅰ组:数学与应用数学
Ⅱ组:物理学、工程力学
Ⅲ组:化学、生物工程
IV组:生物科学、生态学、生物育种科学
V组:基础医学
VI组: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方向)、历史学、哲学
5月31日—6月12日中午12:00 第一类考生:1比5 高考后出分前:初试形式为笔试
复试:面试和体育测试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查看 第一类考生:即日起至5月10日
第二类考生:即日起至5月7日18时前
数学类(含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物理学类(含物理学、应用物理学)、化学类(含化学)、生物科学类(含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力学类(含理论与应用力学)、核工程类(含核工程与核技术、工程物理)、地球物理学、量子信息科学 第一类考生:1比5 第一类考生:
笔试安排在高考后、高考出分前进行
综合面试安排在笔试后、高考出分前进行。
第二类考生:考核为单独考核
天津大学 查看 4月19日至5月10日 数学与应用数学、应用物理学、应用化学、生物科学、工程力学、合成生物学、能源与动力工程 6月10日-20日 第一类考生:1比5 7月4日前:面试、体育测试
南开大学 查看 第一类考生:4月20日10:00-5月10日18:00
第二类考生:4月20日10:00-5月9日18:00
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历史学、哲学、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方向) 6月11日9:00-6月19日17:00 第一类考生:1比6 6月底至7月初举:面试和体育测试
厦门大学 查看 4月21日至5月10日
第二类考生4月21日至5月8日报名
数学类、物理学类、化学类、生物科学类、海洋科学、药学、历史学、哲学 5月12日至16日 1比3 初试:高考后一周内
复试:6月22日前
武汉大学 查看 4月18日至5月7日 哲学、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方向)、历史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基础医学、地球物理学 第一类考生:1:5 7月2日前:体育测试、综合能力测试
华中科技大学 查看 4月21日上午9:00-5月10日中午12:00 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基础医学、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方向)﹑哲学 6月12日中午12:00-20日中午12:00 第一类考生:1:6 7月4日前:专业测试和体育测试
山东大学 查看 4月21日至5月10日 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生物医学科学、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方向)、历史学、哲学 6月12日至20日 第一类考生:1比5 7月3日前:笔试、面试和体育测试
中国海洋大学 查看 4月21日至5月10日 海洋科学、海洋技术和生物科学专业。
(不建议轻度色觉异常(俗称色弱)和色觉异常II度(俗称色盲)的考生报考)
6月10日至20日 第一类考生:1比3 7月4日前:面试和体育测试
湖南大学 查看 5月10日前 化学、应用化学、化学生物学 6月12日至18日 1比4
高考化学单科成绩97分及以上(上海市为70分),且入围成绩进入强基计划分省招生计划数6倍以内的考生,可破格入围学校考核,考生的第一专业志愿作为入围学校综合考核的唯一专业。
面试和体育测试
中南大学 查看 4月19日至5月10日 数学与应用数学、应用物理学、应用化学、生物科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信息与计算科学 6月12日至6月20日 第一类考生:1比5
高考数学单科原始成绩达到145分的考生不受名额限制且满足其第一志愿直接入围。
7月1日:面试和体育测试
华南理工大学 查看 4月19日至5月10日 数学类、化学类、生物技术、应用物理学 6月12日至20日 第一类考生:1比5 6月29日至7月4日:面试和体育测试
中山大学 查看 4月21日至5月10日 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方向)、历史学、哲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生态学、基础医学、理论与应用力学、药学(生物医药) 6月10日至6月20日 1比5
报考以下专业且已确认报考的学生,如单科成绩符合以下要求,可破格入围考核: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数学≥140分
物理学专业:数学≥140分或物理100分
化学专业:化学100分
生态学专业:数学≥140分
理论与应用力学专业:数学≥140分或物理100分
药学(生物医药)专业:化学100分
7月3日左右:面试和体育测试
四川大学 查看 4月21日至5月8日 汉语言文学(古文字方向)、历史学类(含历史学、考古学、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哲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物理学、工程力学、化学、生物科学、基础医学 6月10日至20日 第一类考生:1比4 7月2日前:笔试、面试和体育测试
重庆大学 查看 即日起至5月11日 专业组1: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
专业组2:储能科学与工程
6月10日至20日 1比4 6月30日考核:学科能力面试和体育测试
西安交通大学 查看 4月21日-5月10日 数学类(包含: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两个专业)、物理学、生物技术、核工程与核技术、工程力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哲学。 5月15日-20日 第一类考生:1比5 初试:笔试,6月12日左右
复试确认:6月14日前
复试:综合测试包括笔试和面试、体测,6月18日左右
西北工业大学 查看 4月21日至5月10日 航空航天类、数学类(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应用物理学、化学类 6月10日至6月18日 第一类考生:1比4
数学单科成绩145分及以上,且高考成绩进入分省招生计划数5倍以内的考生,可破格入围学校考核。
7月2日前:面试和体育测试
哈尔滨工业大学 查看 第一类考生4月21日至5月10日
第二类考生4月21日至4月30日
智能装备与系统、工程力学、复合材料与工程(航天材料)、飞行器制造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航天材料)、核工程与核技术、数学类、应用物理学 6月11日至6月18日 第一类考生:1比4 6月30日至7月3日:综合面试、体育测试
大连理工大学 查看 4月19日-5月10日 数学与应用数学、工程力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应用物理学、应用化学、生物工程 6月12日-20日 1:4 7月1日校考:面试和体育测试
东北大学 查看 4月17日至5月10日 自动化 6月12日至20日 1比6 7月4日前:综合能力测试:笔试+面试;体育测试
吉林大学
查看 4月24日—5月10日 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古文字学 6月12日—20日 1比6 6月30日开始:笔试、面试和体育测试
北京师范大学
(不在江苏招生)
查看 4月18至30日 文科组: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方向)、历史学、哲学
理科组: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
6月10日至20日 A类考生:1比5
B类考生:数学单科成绩达145分及以上或物理、化学、生物其中之一单科成绩达100分或理科综合成绩达285分及以上,且在理科组计划数5倍至7倍(含)之间的考生,其高考成绩达到本一线,即可破格入围学校考核。
7月1日至3日:笔试、面试和体育测试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不在江苏招生)
查看 4月20日至5月10日 生物育种科学 6月10日至6月20日 1比5
对于入围成绩排位在各省招生计划数7倍以内的考生,若数学或生物高考成绩达到该科目满分的95%(含)以上亦可入围。
7月3日前:面试和体育测试
电子科技大学 查看 4月21日至5月10日 信息与计算科学、数理基础科学、应用物理学 6月12日至6月20日 第一类考生:1比5
对于数学或物理单科满分且高考成绩进入分省招生计划数5-6倍之间的考生,可破格入围。
体育测试:7月1日下午
能力考核:面试,7月2日
国防科技大学
(不在江苏招生)
查看 4月19日至5月9日 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 6月10日至20日 第一类考生:1比3
数学或物理单科成绩达到该科目总分98%(含)以上且高考成绩排位在学校分省招生计划数5倍以内的考生亦可入围。
7月4日前:笔试、面试和体育测试
强基计划一对一服务

通过志愿通专家和学生及家长的沟通,从升学规划宏观角度思考,从家长和学生的意愿出发,结合对学生职业测评、性格测评的分析,并根据对强基计划很新政策研究,定位合理的院校和专业,为学生寻找很大的机会。

强基计划一对一服务流程及保障
合约洽谈
支付服务费用、签订一对一服务协议、了解服务流程、预约咨询专家。
信息收集
与家长沟通至少60分钟、了解学生的基本信息(包括高中阶段学习情况、情绪波动情况),是否存在家庭矛盾(院校的地域定位、行业选择)家长报考意向以及约定学生的见面时间。
专业测评
学生按要求网上进行专业测评(30分钟),并将结果及时提交。
职业规划
与学生见面沟通至少60分钟,结合专业测评,了解学生的兴趣性格挖掘学生的潜能,为学生选择专业和职业规划奠定基础。
助学辅导
提高孩子内动力、自信心、目标感、以及明确知道自己各科提分的空间,专家陪伴式助考。
成绩定位
由学生或考生家长提供高中期间的大考(一模、二模、三模等)的单科成绩、总成绩、班级排名、年级排名、区排名等,根据这些数据,帮助考生进行合理的定位。
院校推荐
根据职业规划、成绩定位、结合考生综合素质、特殊需求,以及院校招生要求、院校专业设置等条件,向学生推荐合适的强基计划院校申请方案,并圈定适合考生升学规划的专业。
素材整理
通过对学生获奖证明、论文、社会活动、公益活动、文艺活动、活动体会、活动报告、调研报告学术报告、新闻报道、个人笔记等素材进校整理挑选出强基计划实用部分,并进行编辑加工。
自荐信指导
学生提供撰写基本思路,同时对学生基本情况进行分析,再进行个人陈述或自荐信的写作指导。
方案优化
材料提交前,经过咨询专家团队会谈评审,进一步降低风险。
材料申请
按各院校强基计划的报名要求,协助家长完成网上申报流程以及材料邮寄工作。
咨询强基计划一对一服务
关闭
高考必胜交流群